2024 年,国内 AI 产业的竞争态势因一家大模型企业而发生改变。
Kimi 的爆火,似乎为全行业的爆款焦虑找到了答案 —— 依靠投流推动用户增长。一时间,众多企业纷纷加入这场营销游戏,为国内大模型市场带来短暂 “繁荣”。
自 3 月起,国内头部 AI 产品的流量显著增长。3 月,国内 AI 应用访问量前 10 名的产品中,有 9 家访问量增速超过 40%。然而,半年过去,重新审视这一策略,问题也逐渐浮现。
当用户增长成为衡量 AI 产品的关键指标,大模型产品的竞争仿佛又回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逻辑 —— 对用户和流量的激烈争夺。似乎谁能在较短时间内吸引足够多的用户,谁就能在市场中笑傲群雄。而这恰恰是互联网大厂的强项。
随着获客成本不断攀升,大厂的流量和资金优势越发明显。在这样的逻辑下,大模型产品的胜利天平似乎正在向大厂倾斜。
更为重要的是,AI 产品网络效应有限,变现方式主要以订阅为主。在付费逻辑尚未完全打通的情况下,大规模烧钱圈用户的作用究竟有多大?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问号。
一、Kimi 火了,竞争逻辑变了
这一系列变化源自 Kimi 的走红。今年 2 月,Kimi 的访问量突然暴涨,当月访问量达 305 万,环比 1 月翻倍。3 月,Kimi 流量更是飙升至 1261 万,增长幅度高达 321.58%。此后,Kimi 流量一直稳定在 2000 万以上。
站在当时的角度看,Kimi 的爆火对国内大模型行业具有重大启示意义。一方面,尽管当时所有大模型都在紧盯 OpenAI,但由于市场环境的差异,如何实现本土化落地尚无清晰路径。另一方面,自 2023 年以来,多数 AI 产品昙花一现,少有现象级产品出现,行业普遍存在爆款焦虑。
在这种情况下,Kimi 为行业指出了一条明确的增长之路 —— 投流。投流策略对行业的影响有多显著?数据一目了然。
根据 AI 产品榜数据,2 月国内 AI 应用访问量前 10 名的产品中,只有 Kimi 和智谱清言流量在增长,其余均有不同程度下降,其中排在前两名的文言一心和通义千问访问量分别下降 33.42% 和 45.05%。
但到了 3 月,情况完全逆转。3 月国内 AI 应用访问量前 10 名的产品流量全部增长,其中 9 家访问量增速在 40% 以上。这意味着,包括百度文言一心、阿里通义千问等众多 AI 产品都加入了买量大军。
在烧钱圈用户的逻辑下,大模型产品的竞争彻底变成了流量的比拼。至此,胜利的天平开始不断向大厂倾斜。
二、胜利天平向大厂倾斜
大模型产品正逐渐被大厂收割。
从数据来看,在头部 AI 产品中,大厂的比例明显提升。
根据 AI 产品榜数据,3 月国内 AI 应用访问量前 10 名的产品里,半数来自创业公司,分别是 Kimi、秘塔 AI 搜索、智谱清言、AiPPT 和稿定 AI。
然而到了 7 月,AI 应用访问量前 10 的产品中,来自创业公司的只有两家,即 Kimi 和秘塔 AI 搜索,其余产品均来自互联网大厂,如百度、阿里、字节以及 360 等。
这并不意外。在流量竞争的逻辑下,大厂拥有天然的用户池和充足的营销预算,更有能力打赢这场用户争夺战。抖音豆包的崛起就是最好的例证。
抖音豆包从今年 5 月开始大规模投放,时间并不算早。据 AppGrowing 统计,2024 年 4 月 – 5 月,豆包投放金额预计为 1500 万元 – 1750 万元。到了 6 月上旬,豆包启动新一轮大规模广告投放活动,投放金额翻至 1.24 亿元。
仅用 6 天时间,豆包就从 5 月 5 日的免费榜第 112 名跃升至前 10 名,并在 6 月 11 日登顶免费榜总榜。从 6 月中旬至今,豆包已稳稳占据苹果免费应用榜第一。
在移动端,豆包占据了绝对优势。而在网页端,豆包与 Kimi 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。
据 SimilarWeb 数据分析,4 月,Kimi 的网站访问量约为 1900 万,豆包的网站访问量大约只有 Kimi 的 17%。在豆包投放最猛的 6 月,豆包的网站访问量上升到 630 万,达到 Kimi 的 27%。
与此同时,抖音封杀了所有大模型广告,只留下豆包一家,垄断了抖音所有流量。这迫使其他大模型厂商转向小红书和 B 站等平台。由于优质流量池选择有限,大模型公司的获客成本也在不断增加。
曾有投资人在 2023 年 3 月透露,Kimi 的平均获客成本达 12 – 13 元 / 人,每日获客成本至少 20 万元。
到了今年 8 月,据智能涌现报道,Kimi 在 B 站给出的 CPA(Cost Per Action,用户转化人均成本)报价高达 30 元左右。这意味着,Kimi 每通过 B 站获得一名注册用户,就要支付至少 30 元的费用,较半年前增长近两倍。
回过头来看,烧钱换增长这条路虽然为 Kimi 带来了足够的关注度,但也使其陷入了与大厂的流量竞争。更重要的是,过度关注用户规模,可能会让 Kimi 离 AI 产品的北极星指标越来越远。
三、付费率,才是 AI 产品的北极星
在产品开发中,有一个概念叫 “北极星指标”,它是衡量产品好坏的最核心指标。
从 PC 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,北极星指标一直在变化。PC 互联网的北极星指标是 UV 和 PV,到了移动互联网,变成了月活、日活和时长。
北极星指标往往与产品形态的技术特点和商业模式密切相关。以移动互联网为例,其核心是场景延伸,随着非智能手机向智能手机的平台迁移,互联网用户基数从 2 亿网民扩大到 14 亿网民,催生了外卖、打车、短视频等无数新场景。
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新场景下的用户增长红利,加上平台网络效应等因素的影响,用户活跃度成为影响竞争结果的最核心指标。从商业模式看,广告是移动互联网最主流的商业模式。而广告业务的潜力与用户活跃度高度挂钩,如留存、使用时长、用户规模等。
但到了 AI 时代,以用户活跃度为核心的北极星指标开始失效。与移动互联网不同,AI 没有创造新的场景,也没有所谓的网络效应,其价值更多体现在效率提升上,包括内容成本的大幅下降、老场景的新体验、替代重复性专业工作等。
说白了,现在的 AI 产品更像是生产力工具。这一点从用户留存上也能看出。
目前,AI 产品的留存率远低于移动互联网产品。近日,网上流传一组数据,大模型产品在 30 天后的用户留存率均不到 1%。也就是说,大模型产品吸引 100 个用户,30 天后最多只有一个人留下。
尽管这一数据尚未得到证实,但红杉资本也曾提及过这一观点。根据红杉资本的数据显示,相比起移动互联网产品留存率高达 85%,用户对生成式 AI 产品的持续使用意愿以及每天打开的比率都较低,只有 56% 和 41%。
除了工具属性带来的低留存外,AI 产品的商业模式也与移动互联网 “羊毛出在猪身上,狗来买单” 的模式完全不同。
截至目前,AI 产品的主流商业模式是订阅。在全球影响力最大的 40 个 AI 产品里,七成的公司采用传统软件中的订阅模式,10 家公司(26%)采用了订阅费用和使用量相结合的混合定价模式。
另一个趋势是,Fin (Intercom)、EvenUp、Chargeflow(OpenView 投资组合公司)和 11x.ai 开始尝试基于结果付费的模式,即客户只需为成功的结果付费。
无论是订阅模式还是基于结果付费,都表明在基于效率提升的逻辑下,AI 产品的用户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商业化空间。所以,付费率、复购率等反映付费转化的指标,比用户规模更能反映 AI 产品的价值。
从这个角度上说,在没有跑通付费逻辑的前提下,单纯追求用户规模最终意义有限。如果 AI 产品的竞争只是简单的流量争夺,那么国内大模型产品最终将被大厂收割。
AI写作助手 原创文章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ixzzs.com/list/3208.html